跳到主要內容區

草本浸泡油手工皂

課程名稱:草本浸泡油手工皂

課程老師:陳淑菁

課程地點:鹿港圖書藝文中心

課程日期:星期一,

上課時間:14:00~16:50

課程資訊

掌握浸泡油製作技巧與草本萃取知識

  • 熟悉不同植物油的基礎屬性與搭配建議
  • 學習冷浸、熱浸、水浴浸泡等製油方式,提升萃取效率與穩定度

  運用植物色素、粉末、氣味與視覺統整進行創意呈現

  發展個人草本配方庫,能獨立進行草本皂設計與調整

課程大綱

週次

課程主題

教學內容

1

草本浸泡油入門:

左手香橄欖油淨化修護皂(溫和基礎款)

草本:左手香(又名:印度薄荷、Mexican Mint)

油品:橄欖油(冷壓初榨 Olive Oil)

草本介紹與皮膚功效:
左手香具有強效的抗菌、抗真菌、抗發炎特性,民間常用於蚊蟲咬傷、外傷塗抹,對於濕疹、黴菌感染、青春痘有舒緩功效。含有天然揮發油,可幫助促進循環,提升肌膚防禦力。

🪔 油品介紹與功效:
橄欖油為滋養型基礎油,富含維生素E、角鯊烯與多酚,對乾燥與敏感肌膚尤其溫和。與左手香結合可製成修復性手工皂,適合居家常備使用。

🌸 建議搭配精油:

茶樹精油:加強抗菌、抗痘效果

薰衣草精油:增加舒緩力,改善氣味的草本苦味

尤加利精油:提升清新感與通氣功效,適合夏日沐浴皂

🧼 製作應用與配方方向:

製作「清新修復皂」,適用於痘痘肌、體味較重或易感染肌膚

示範冷浸法製作左手香橄欖油,學習萃取關鍵細節(乾草/鮮草、日曬處理、浸泡比例)

基礎皂配方設計(橄欖油80%、椰子油10%、蓖麻油10%),搭配浸泡油與精油調香技巧

🎯 本堂目標:

認識浸泡油製作的核心原則

學習左手香的多重護膚應用與精油搭配

實作第一款草本修護皂,建立浸泡草本油皂的基礎概念

2

金針浸泡油溫和潤膚皂

金針(又稱黃花菜,學名:Hemerocallis fulva)雖多被人熟知為食材,但它其實也具有一定的中草本價值,金針除了為常見食用花卉,其乾燥花蕾入皂後亦具皮膚友善性。其含有黏液質、多酚與天然色素,具有抗氧、保濕、舒緩、溫和潤膚等效果,是適合用於乾燥、疲勞肌膚的日常修護草本原料。泡沫柔和細緻,洗後皮膚潤澤不乾澀特別適合用作熟齡肌、秋冬保濕皂、夜間舒緩洗臉皂香氣以天然精油加強調性,呈現自然溫暖療癒氛圍

3

紫草浸泡油舒緩修護皂

紫草為紫草科植物的乾燥根部,中醫常用於涼血解毒、活血消腫、潤膚止癢。其所含紫色色素(Shikonin)是天然的脂溶性色素,具有抗發炎、抗菌、修復表皮屏障等效果,入皂後更能呈現紫~酒紅色自然色澤,是極具特色的中藥草本材料。

4

大黃浸泡油清熱淨膚皂

大黃為蓼科植物的乾燥根或根莖,中藥屬苦寒之品,具備清熱瀉火、排濕解毒等功效。其含有的**蒽醌類(如大黃素、蘆薈大黃素)**與丹寧成分,可發揮溫和去角質、抗菌抗發炎與調節皮脂分泌的效果,是理想的草本潔膚成分。

入皂目的:作為具有清熱解毒、去油排濕、抗菌消炎的草本萃取成分
萃取方式:脂溶性成分可透過浸泡油方式萃出,製皂後殘留於皂體中持續發揮作用每堂課程會給予一份教材, 詳述應用材料的特性.

5

梔子浸泡油亮膚修護皂

梔子為茜草科常綠灌木植物,常用部位為果實(梔子子),中醫歸屬「清熱瀉火、涼血解毒」藥材,性苦寒。除了藥用功能,其含有的梔子黃素、揮發油與槲皮素等有效成分也具備抗炎、退紅、改善暗沉與提亮膚色等美容功效。此外,梔子的天然黃色色素脂溶性穩定,適合製作浸泡油用於手工皂添加,呈現柔和金黃~橙黃色皂體。 色澤柔黃至金橘色,香氣溫潤洗感細緻滑潤,泡沫細緻,適合日常臉部與身體潔淨使用

6

茶樹浸泡油抗菌調理皂

茶樹為原產澳洲的桃金孃科植物,廣泛應用於皮膚清潔、殺菌與芳療領域。其葉中蒸餾得到的精油具有高比例的對-香芹酚(Terpinen-4-ol),是強效的天然抗菌成分。若將茶樹葉浸泡於植物油後製皂,可保留部分揮發物與溫和的草本抗菌力,打造適合油性肌膚、痘痘肌與悶熱體質使用的清潔皂。

7

艾草浸泡油淨身舒緩皂

艾草為菊科植物,性溫味苦辛,為中醫常見藥材,主入脾、肝、腎經,外用可祛濕除寒、舒經活絡、抗菌驅蟲。現代研究顯示,艾草含有豐富的揮發油、倍半萜類與黃酮類,可發揮抗炎、止癢、抑菌除味之效,適合製作成日常潔膚與身體調理皂,特別適合東方膚質與體質需求。

8

魚腥草浸泡油控油抗菌皂

魚腥草是三白草科植物,全草可藥用,性味辛微寒,歸肺經,具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、利濕通淋功效。現代研究表明其含有豐富的癸酰醛(Decanoyl acetaldehyde)、黃酮、多酚與植物揮發油類,對皮膚表層菌叢(如金黃葡萄球菌、痤瘡桿菌)具有天然抗菌抗炎能力。

9

公民參與週/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

10

肉桂浸泡油暖身香氣皂

肉桂為樟科常綠樹之樹皮,性溫熱、味辛甘,是中醫經典藥材,具有溫經散寒、活血止痛、提振氣血的作用。其富含桂皮醛(Cinnamaldehyde)、肉桂酸等揮發成分,製皂後保留部分香氣與抗菌效果,尤其適合用於冬季保暖、促進血液循環與身體潔淨調理皂。

11

薑黃浸泡油亮膚淨化皂

薑黃為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塊莖,中醫歸肝、脾經,性溫,具活血行氣、消炎鎮痛、抗氧亮膚之效。其代表性成分**薑黃素(Curcumin)**廣為研究,證實具有抗菌、抗氧化、抑制自由基與促進肌膚修復的功效,尤其對膚色黯沉、膚質不穩定者具顯著調理效果。

12

茜草根浸泡油循環修護皂

茜草根,又名「茜根」、「血見愁」,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常用部位為乾燥根部,中醫歸心肝經,具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、養顏護膚功效。在植物染色與草本美容應用中亦具有重要地位。
其含有的茜草素(Purpurin)、茜草紅(Rubiadin)與鞣質類化合物,不僅能促進微循環、調理膚色,亦具輕柔抗菌與抗氧化作用,適合製作成調氣色、促循環、熟齡保養方向的手工皂。

13

蝶豆花浸泡油的抗氧亮澤皂

蝶豆花為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,花色靛藍~紫藍,原產於熱帶亞洲,被視為天然草本染料與抗氧植物。其含有大量花青素(Anthocyanins)與多酚類,能對抗自由基、保護膠原蛋白結構、提亮膚色、安撫肌膚,亦常見於草本飲品、美妝產品與天然色料應用。

14

蘇木浸泡油活血潤膚皂

蘇木為豆科植物,使用部位為心材(樹幹中心部位),中醫歸心、肝經,性微溫,具活血通經、消腫止痛、養血調理之功效。其木質中富含天然紅色色素「巴西紅素(Brazilin)」,製皂時不僅提供溫和的紅色調,亦具一定的抗氧與活絡效果。由於其氣味溫和、色澤飽滿,常被用於氣色調理、美容調香與熟齡保養皂設計。

15

洛神花浸泡油抗氧提亮皂

洛神花,又稱玫瑰茄,為錦葵科植物之萼片,性味酸涼、歸肝脾經。中醫認為其具清熱、養顏、利水、促循環之效。現代植物化學研究指出,其富含天然有機酸、花青素(Anthocyanins)、原兒茶酸與多酚類,具高抗氧化力與提亮膚色的潛力。

花青素抗氧化、減少自由基傷害、改善膚色黯沉

16

苦楝葉浸泡油控油調理皂

苦楝,又稱楝樹、川楝、苦苓樹,是楝科落葉喬木。葉、樹皮、根部皆可入藥,其中苦楝葉性味苦寒,歸肝脾經,有清熱解毒、殺菌驅蟲、止癢祛濕功效。
現代研究指出,其富含楝素(meliatoxin)、楝苦素(azadirachtin 類似物)、黃酮類與揮發油等物質,具有抗菌抗蟲、控油淨膚、抗炎止癢等作用,常被應用於頭皮調理皂、背部痘皂與抗菌沐浴皂配方中。

17

月桂葉浸泡油的驅寒能量皂

月桂葉,又稱香葉、Bay Leaf,為月桂科植物的乾燥葉片,氣味清香,帶木質辛香調,廣泛用於香料與草本療癒領域。中醫認為其性味辛溫,能驅寒祛濕、行氣活絡、安神開竅。
現代藥理學分析指出,月桂葉富含芳樟醇(Linalool)、桉油醇(Eucalyptol)、單寧酸與黃酮類,具有抗菌消炎、促進循環、放鬆神經等多重保養效果。

18

成果展準備週/各班教學觀摩及成果發表

瀏覽數: